导航菜单

心理专栏教师篇:面对复工,别“疫”郁

发布者: 发布时间:2022-02-25 09:16:19 浏览次数:121次

“复工了,但我有点担心”;

“天天在一线,工作压力好大”;

“偶尔摘一下口罩,会不会被传染”

……

面对疫情,不少人会产生抑郁、焦虑情绪。我们该怎么应对呢?

复工复产,心理建设不能落。

在家憋了这么长时间,终于迎来了可上班的曙光,但又害怕人太多会感染病毒——一些复工者存在这种担忧,有的甚至产生极度焦虑的情绪。

针对这些情绪,我们怎么办?

1、正确对待焦虑情绪。

复工后担心被感染是安全防护意识的体现,但过度焦虑则会产生负面效应。我们可以看到当前疫情向好的形势和政府采取的有力举措,各地企业也都根据要求制定了严格的复工制度和防疫流程。

2、要把担心化为具体行动。

外出做好个人防护,上班严格按照防疫要求规范工作,同时放松心态,规律作息,适量运动,提升免疫力,构建良好人际关系。与此同时,我院也会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心理辅导。

3、过度恐疫不可取。

针对一些人存在的“过度恐疫症”,新冠肺炎初期症状和一些流感等症状确实相像,有人对此非常担心,同时又过度关注各种疫情信息,加剧紧张情绪,产生“疑病”心理现象。

所以我们大家提倡开展科学防疫、合理防疫。开窗通风、锻炼身体很重要,运动还能分散注意力。另外,一些人过度关注各类疫情信息,容易对号入座增加紧张情绪,建议通过权威途径了解疫情信息和防治方式,不要听信小道消息。

4、允许自己的“无能为力”。

只有先照顾好自己,才能帮助家人和受疫情影响的人们。当自己无法承受压力时,及时说出来,允许自己的“无能为力”。

向亲友倾诉、听音乐甚至不妨哭一哭都是放松的小窍门。工作之余可以进行深呼吸、想象放松、肌肉渐进式放松等训练,适量的运动也会让紧绷的神经和身体得到舒缓,进而改善情绪。

5、和自己的情绪对话。

罕见疫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,一些长期“宅”在家里的人也容易出现焦虑情绪,进而出现家庭关系紧张等问题。

当感觉到自己有不好的情绪后,先问问自己,让自己不舒服的是情绪本身还是带来情绪的事物,找个空间独处,深呼吸放松、听音乐放松或是看一些有趣的视频等,让自己内心平静下来再去处理事情。要注意避免消极应对,不要过量饮酒、吸烟、服用药物,也不要过度工作和过多睡眠。

6、积极行动起来就是成长。

不想开学曾是不少人的“梦想”,但当它真的成为现实之后,可能并不如想象中那么美妙。无法外出的苦闷、对于学生学业和工作的担忧等都会困扰即将复工的老师们。

面对疫情,我们成年人更应该树立成长性思维,学会在困境中调整心态、更好地规划自己的工作和生活,真正成长起来。

华信学院在线心理咨询QQ:2573883004

邮箱:2573883004@qq.com

常用链接